欢迎来到呼伦贝尔文明网!

千里之外的传帮带 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发表时间:2023-11-14 23:21:20 来源:hlbe

 “我岳父的情况,国内治愈率很低,幸好有您和帮扶团队,竟然在县级医院抢救回来了。”10月24日,在巴林左旗人民医院孙永波紧握主治医生郭春海的手,哽咽致谢。

  10月初,巴林左旗北井村村民孙永波的岳父意外受到撞击,造成肝脏Ⅴ级破裂。在医院帮扶的专家、来自北京垂杨柳医院的郭春海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手术,经过7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创造了“医学奇迹”。

  郭春海是中组部“组团式”帮扶选派到巴林左旗的医疗特派团成员之一。自2022年,中组部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后,巴林左旗抢抓机遇,进一步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带动教育、医疗、科技、农牧等领域人才提质增量,促进帮扶工作全面“开花结果”。

  50名帮扶队员跨越山海来到巴林左旗,补短板强弱项,面对面、手把手指导,从精准“输血”、强化“造血”到助力“活血”,为全面助推教育、医疗、科技领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教育“组团式”帮扶的推动下,北京陈经纶中学与林东九中,北京求实职业学校、劲松职业高中与华夏职业学校结对,并建立团队带团队,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机制,通过集体备课、随班听课、示范上课、评课等方式,改善了受帮扶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了学校师资水平。

  “从北京学习回来后,我就参加了全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大赛并获得了二等奖,这一切都要感谢黎校长。”说起帮扶教师,华夏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2021级学生贾志龙满心感激。

  2022年北京劲松职业高中副校长黎军来到巴林左旗,担任华夏职业学校校长一职。为提高教育质量,他实施“以训促建、以赛促建、以学促建、以课促建”工程,聘请北京市区级教研员、正高、特级教师,对技能大赛等工作给予“一对一”指导,组织优秀学生到帮扶学校进行技能学习和国赛培训,不仅把对口升学率提升到100%,更是让过去无缘奖项的学校开始在各个赛事中锋芒毕露。

  在2023年赤峰市中等职业技能大赛中,华夏职业学校获得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1名的好成绩。

  先进教育理念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学,一流的医疗团队圆百姓健康梦。

  走进巴林左旗人民医院,整洁明亮的门诊大厅、便民快捷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务实有效的运行管理……一系列的现代医院管理改革举措带来翻天覆地的新变化,释放着新活力。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长程少为来到巴林左旗后,快速摸清了医疗卫生方面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实施“1131”医疗质量提升行动。

  修订巴林左旗人民医院《章程》,完善医师规则等医院管理制度70余项;创新推行“中医药进临床服务模式”,推动皮肤美容专科实现从无到有;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开展诊疗业务指导220余次、远程培训109人次,大型义诊6场次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巴林左旗人民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明显提升,救治成功率达95%,转诊规范率达100%,为地方着力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过去舍近求远、到外地求医问药的群众,现在都回来了。”巴林左旗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郎显明激动地说道。

  帮扶团的足迹不仅仅停留在教育、医疗领域,更是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

  2022年5月,25位农业科技专家戴起草帽、撸起袖子从实验室走到田地里,着眼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线上”进行专题培训、提供咨询服务,“线下”建立试验基地、驻点跟进服务,累计攻克疫病防控、良种繁育、品种退化等技术难题51项,筛选引进赤笤102、龙帚2号等新品种33个,推广粮药间作、林下中药材种植、可降解地膜等先进技术14项,使农牧业产业逐渐告别经验式、粗放式种养模式,在科学集约上不断进步。

  “我种了14年玉米,今年在农技专家王志强的指导下第一次尝试高密度种植技术,平均每亩地增产了400斤。” 巴林左旗花加拉嘎乡上三七地村种粮大户郭玉蛟说,“2500亩总共多收100万斤玉米,预计可增收100万元左右。”

  科技兴农,需要专业人才,但更需要本土人才。科技特派团坚持“授鱼”与“授渔”并重,共帮带本土科技骨干117人,培训乡土科技人才1864人次、农牧民3000余人次,为巴林左旗培养了一支留得下、站得住、过得硬的实用型人才队伍。

  相知无远近,千里梦同心。中组部“组团式”帮扶团队奔着满足巴林左旗各族群众“上好学”“看好病”“能致富”的美好向往,给当地培养了一支支“带不走”的本土人才队伍,助力巴林左旗高质量发展。

来源:内蒙古日报

微信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