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呼伦贝尔文明网!

【云观新画卷】联通内外强动力 向北开放展新姿 ——呼伦贝尔市高质量建设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发表时间:2024-07-09 23:00:27 来源:hlbe

本报记者 道日苏木吉

盛夏时节的呼伦贝尔,碧草如茵、蓝天似海。这片位于祖国版图雄鸡之冠的北疆热土,在火热的夏天交出了一份向北开放的生动答卷。

今年以来,全市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1982列,沿着连接亚欧大陆的“钢铁动脉”徐徐加速,驶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全市口岸货运量累计完成1044.78万吨,同比增长14.6%,全区排名第二。全市新增对外投资协议投资额4.94亿元,同比增长36.55倍,总量位列全区第二;实际使用外资1211万元,为近5年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一组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呼伦贝尔市全力做好开放命题的探索与追求,是坚持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成果的不懈努力,也是深入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筑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呼伦贝尔市积极融入国家和自治区向北开放总体布局,坚决扛起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重大政治责任,以“有解思维”“优解思维”加快破解口岸发展瓶颈,坚持“对内”与“对外”相贯通,协同推进向北开放和区域合作,打造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会贯通的全域开放平台,持续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和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口岸经济质效,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国家打造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注入呼伦贝尔动能。

在高水平开放关键处落子

夯实建设重要桥头堡根基

作为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呼伦贝尔市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更勇举措谋划做好向北开放这篇大文章。

以观念更新为突破,解决“帽子多个头小”问题。全市以服务和融入内蒙古自贸区呼伦贝尔(满洲里)片区创建为契机,紧扣制度创新核心任务,从思想观念上以海港标准建设陆港,全面梳理各类开放平台带来的利好政策,加强对俄蒙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前瞻性研究,全力促成与俄蒙地方政府、大型企业间的深度合作、长期合作,加快推动过货量、客运量、贸易总额、外贸财政贡献度等指标取得大幅提升,真正将口岸旗市打造成通往俄蒙的陆路通道。

以口岸功能完善为依托,彰显集聚效应。呼伦贝尔市坚持整体布局、错位发展、一体建设,充分发挥满洲里口岸枢纽作用,全面提升黑山头、额布都格、阿日哈沙特等口岸服务功能,依托中心城区、经开区发展壮大与进口货物关联度高的产业,吸引外资投向农畜精深加工、先进制造业等全市特色优势产业领域。

以产业升级为关键,深化边腹互动。开阔视野跳出呼伦贝尔看呼伦贝尔,立足生态优势、培育特色品牌,打开视野格局、放眼欧美日韩,紧紧围绕煤炭、有色、粮食、木材、化肥等领域打造泛口岸产业集群,深入挖掘生态产业、新兴产业在外贸领域潜能,大力延伸培育保税仓储、物流中转、国际采购、展览展示等业态,切实把呼伦贝尔打造成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城市。
以引进培育为抓手,提升外贸企业竞争力。对外结合招商引资、城市宣传等工作,多渠道宣传呼伦贝尔市口岸建设情况和对外开放政策;对内及时掌握俄蒙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调整、市场需求等情况,支持二手车出口基地建设,鼓励市域内牧业机械、生物制药、玉米大豆等领域初具规模企业大胆走出去,点对点指导企业调整经营策略、增加外贸订单、乘势发展壮大,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带动对外贸易提质增效。

以落地加工为基础,解决“酒肉穿肠过”。在进口抓落地、出口抓加工方面协同发力,在拓宽品类、做大规模、提升附加值上下功夫,充分利用俄蒙毗邻地区资源优势,围绕物流、保税、仓储、加工、贸易等关键环节,扶持落地加工主体延伸产业链,在煤炭、有色金属等领域与俄蒙达成长期合作协议,着力增加本地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持续扩大玉米、食用菌、紫苏等特色产品出口规模,推动全市对外贸易上水平。

数字无声,却是检验发展成效的“试金石”。今年1—5月,全市口岸货运量累计完成1044.78万吨,同比增长14.6%,全区排名第二;全市口岸客运量30.8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4%;新增对外投资协议投资额4.94亿元,同比增长36.55倍,总量位列全区第二;实际使用外资1211万元,为近五年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呼伦贝尔市向北开放“朋友圈”持续拓展、不断扩容、日益壮大。

口岸发展蓄势聚力 边腹联动融入畅通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对外交往和经贸合作的桥梁。呼伦贝尔坚持把加强口岸建设管理作为支撑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变量,加快提升通关保障能力,让口岸在强枢纽、畅通道、搭平台、聚产业上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处落子,下好对外开放“先手棋”。支持打造满洲里口岸综合枢纽,发挥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优势,重点加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扩能升级和智能化改造,集中力量推进国际陆港建设,统筹抓好智慧口岸、数字国门试点,推深做实通道能力补强和通关效率提升行动,全面提升服务保障、客货疏运、资源转化、连接市场能力,着力将枢纽“体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系统布局,打好对外开放“主动仗”。优化开放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带动延伸传统产业、农牧产业、文旅产业、新兴产业等链条,加快推动“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紧紧抓住国家、自治区大力支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机遇,围绕智能升级、陆路交通、园区建设、资源加工等方面,全力全速推进智慧口岸、智能卡口、化工园区、仓储物流、皮带运输、界河桥、齐海满高铁等项目建设,提升海拉尔、满洲里航空口岸运输能力,带动通关查验提速、园区增效提质、联运能力提升。

持续发力,强化腹地城市“硬支撑”。站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高度,呼伦贝尔市创新谋划“口岸+园区”“口岸+物流”“口岸+城市”等联动模式,实现功能、市场、交通、要素等紧密衔接、融通发展。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在整合做强沿边产业园基础上,依托联运主通道、枢纽节点城市、资源转化园区,持续加强口岸同各旗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乃至更广阔国内区内腹地的产业合作,深度融入东北全面振兴,精准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市场和重点企业,创新探索“飞地经济”实现形式,着力打造贸工一体化发展基地。

融会贯通,构建对外开放“强磁场”。积极融入物流通道网络,依托口岸联通内外优势,全面融入京哈至京港澳物流大通道,扎实推进满洲里至大连港、秦皇岛港、营口港陆海通道建设,推动口岸与铁路、航空、公路和水运、海运等运输方式衔接配套、相互支撑,大幅提升通道能力和内外联结水平。

增进对外交流深度 全力搭建友谊桥梁

文化因交流而缤纷,友谊因合作而醇厚。文化交流是向北开放的核心载体。呼伦贝尔市在国际人文交流领域迈出新步伐,强化与俄蒙各层级政府间的会晤交流。积极与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雅库茨克市对接2024年度国际友城框架内各领域合作事宜。

随着呼伦贝尔冰雪旅游热度不断升温,依托独特的地缘优势和便利的通关条件,“寻迹万里茶道 共享精彩冬运”第6期中俄青少年文化体育冰雪研学活动火热开启,157名俄罗斯研学团孩子们来到呼伦贝尔赏风景、学文化、品美食,近距离感受中华文明,了解呼伦贝尔文化魅力。

“畅游呼伦贝尔 悦享亮丽北疆”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呼伦贝尔分会场暨“寻迹万里茶道 情系三国友谊”中俄蒙自驾之旅发车仪式举行。这不仅是一场充满激情的自驾之旅,更是深化中俄蒙三国对外交流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国内7省12市的15辆中俄蒙跨境自驾车队在海拉尔区鸣笛启程,开启了为期13天、总里程超过4000公里的精彩旅程,他们深入探寻古老茶道的历史痕迹,感受三国风土人情,使文化交流在旅途的每一步中得以延续和深化。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新征程,呼伦贝尔作为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重要支点,正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智慧,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更深层次上抢抓机遇、勇担使命、乘势而上,在加快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上争作示范,不断推动呼伦贝尔对外开放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阿日哈沙特口岸

中欧班列集装箱


微信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