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扎赉诺尔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和草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万年古老文化、千年草原文明、百年矿山历程积淀下丰富独特的文化遗产,是扎赉诺尔最具优势、最具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更是我们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坚定文化自信,主动肩负起文化发展新使命,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任务。
一、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的《文化是灵魂》一文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就国家文化软实力阐发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兴文化”的使命任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为新时代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扎赉诺尔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投身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之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草原文化,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不断增强全区人民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丰富城市精神内涵,打造鲜明的城市精神标识,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承古开新、开放包容,以工作实绩响应伟大时代号召,使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扎赉诺尔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创新思维和超常举措推动“文化强区”落地生根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软实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文化强区建设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政治担当和重大举措,事关百姓福祉、城市形象、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扎赉诺尔区委、区政府将以更高站位、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推动“文化强区”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草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扎赉诺尔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一是打造品牌形象。依托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外塑形象、内修文脉,进一步强化“海一样的湖”城市形象。深入开展扎赉诺尔人、旧石器文化、鲜卑古墓等系列考古研究,精心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持续办好扎赉诺尔国际论坛。重点围绕“扎赉诺尔人、猛犸象、呼伦湖、成吉思汗、拓跋鲜卑”5张文化名片分步推出一批极具扎赉诺尔特色的歌曲、文字、动漫、影视等精品创作,让扎赉诺尔文物活起来,让扎赉诺尔文化立起来,让扎赉诺尔故事传开来。二是融入区域发展。充分利用“满洲里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的金字招牌,积极融入呼伦贝尔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以“两大双古”(大煤矿、大湖泊、古人类、古生物)为主题,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着力在资源互用、产品互补、景区互动、客源互送、宣传互推等方面加强合作,设计推出差异化文化旅游产品及游玩攻略,共同打造“乌阿海额满”、中俄蒙环线黄金旅游线路,加快形成多方联动、优势互补、市场共享、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共同体。三是主动借船出海。加强同大学院校、科研机构和国内外知名文化机构、文化集团、文化名人的战略合作,大力引进文化原创、创意转化、市场开拓、资本运作、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团队和人才,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搭建边境地区民族文化发展的平台载体,扶持文化产业领域创新创业,推动文化产业加快成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新支柱,推动地区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让文化产业成为新引擎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必须围绕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提质、人民提气、城市提升,把文化作为重大的源动力。扎赉诺尔作为“缘矿而建,依煤而兴”的百年工矿区,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大,逐步形成“一煤独大”经济发展格局。扎赉诺尔区委、区政府在做好煤炭这篇老文章的同时,勇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努力改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提出“工业富区、开放兴区、文化强区、旅游名区”的发展战略,深挖文化“富矿”的大文章,使之成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支撑。在文化强区建设和草原文化研究实践中,坚定方向、找准定位、发挥优势,通过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内蒙古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精诚合作,对“扎赉诺尔人类头骨”发现80多年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于2018年6月出版了60多万字的研究文集《扎赉诺尔文化考论》。邀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的专家学者开展扎赉诺尔人类头骨研究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取得突破性成果,出具了“扎赉诺尔人类头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年代测定报告。这个万年结果的测定,为考古界曾经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新学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为北方游牧民族文化谱系的确立做出了坚实贡献。下一阶段,扎赉诺尔区委、区政府将深度推进文化强区发展,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壮大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坚持聚合优势,打造品牌,体系化发展,编制扎赉诺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在规划中凝练和生成项目,以规划推动布局优化、资源整合和产业开发,做好“文化+”大文章,延伸文化产业链,重点打造“四大文化板块”,建设以呼伦湖小河口景区为标的点的生态景观板块,全面展示扎赉诺尔“海一样的湖”的城市形象和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以“猛犸草原”为品牌,猛犸公园景区为重点的文化旅游板块,对核心景区进行改造升级,包装开发文化创意、节庆会展、考古探秘、康养社区等文化旅游产品;建设以露天矿工业遗迹、国家矿山公园露天博物馆、历史文化街区等为重点的工业文化板块,深化生态修复,融入“两山”内涵,精心打造工业旅游品牌;建设以灵泉特色小镇为重点的民俗文化板块,承接小河口景区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圣水灵泉”景区和月牙湖、小孤山公园建设,大力培育以中华文化传承为主题的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和现代农业休闲度假基地。
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弘扬传统文化和新风正气涵养城市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扎赉诺尔区委、区政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要求,强化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高扬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倡导良好家风建设,以好家风、好作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转化,深入发掘和大力弘扬新时期扎赉诺尔城市精神,一以贯之地抓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以文化人、以德润城,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施策、分步实施,聚焦生态修复、城区修整,全面推进文旅商深度融合,稳步开展老旧平房区修整、生态修复和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加快建设自然与城市共生、历史与文化交融、绿色与健康引领的文化生态宜居城区。落实好《扎赉诺尔区平房区2019—2023年整治行动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老城区域内分布散乱、基础配套较差的平房区整治工作,编制历史街区建筑保护方案。在平房区综合整治进程中,筛选保留能够反映百年矿区历史风貌的部分街区,筹办“扎赉诺尔老城印象”系列活动,重塑文化记忆,留住城市根脉,涵养城市文明。
五、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创新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合作
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章,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武器和科学指南。扎赉诺尔位于东北亚经济圈接续地带,是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一带一路”倡议、向北开放战略、中俄蒙合作先导区辐射中心区域,要主动融入,实现扬帆借路。利用中俄文化年、中蒙文化交流持续升温机遇,加快推进国际青少年研学夏令营项目,大力提升中俄蒙文体国际赛事规模和影响力,重点打造国际论坛、展览展销、文艺演出、体育竞技、教育交流、医疗交流、科技孵化等板块,努力建设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经济效益和国内外影响力的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跨境文化贸易集散地。坚持互联互通、国际化交流,发挥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完善与俄蒙等友好城市定期会晤机制,扩大城市“朋友圈”;围绕“接续带”的定位,放大满洲里“三大口岸”和海满“两大机场”、滨洲铁路、301国道交通优势,实现与东北、京津翼地区的联通互动,延伸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交往,承接产业转移,参与产业分工,创新区域合作,形成对内大平台、对外大开放的格局,不断提升我区文化产业现代化、市场化、社会化水平,为推动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呼伦贝尔日报)
呼伦贝尔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蒙ICP备18005025号-1
copyright (c) 2018-2022 呼伦贝尔文明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