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市民们养成了更多健康习惯,包括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保持社交距离、不食野味、使用公筷公勺等,养成了理性平和、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疫情未消,防控不松。居家的日子里,疫情引发了不少民众对日常生活“关键小节”的反思,并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养成了文明的生活好习惯。因为防控需要,原本在家一天只拖一次地的市民高女士如今也改为早晚各拖一次地。
除了家居清洁上的次数多了,高女士还特别注重家庭卫生间的清洁。
受疫情的影响,不少市民都养成了购买物品后回家进行消毒防护的习惯。市民吴先生购物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用75%的酒精对食品外包装进行喷洒消毒,然后再用洗手液对手部进行反复清洗。
近段时间,记者观察发现,出行的市民群众基本上都佩戴了口罩,相互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出行习惯。宋女士作为一名社区包联工作人员,疫情下仍然坚持开展各种服务工作,由于服务过程中会接触更多的人群,所以每当回家后,就会对衣物进行消毒。
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必须有意识地克服已经有的不良习惯,这次新冠肺炎的现实威胁和疫情防控的巨大压力下,人们自觉增强了生命意识,摒弃不良习惯,保持卫生习惯,珍惜来之不易的阶段性防控成效,不放松、不懈怠、少外出、不聚会、共同守护城市的安全和自身的健康。(牙克石市融媒体中心)
呼伦贝尔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蒙ICP备18005025号-1
copyright (c) 2018-2022 呼伦贝尔文明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