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的由来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春节习俗 办年货
十五日以后是中国寻常百姓家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耍的、供的、送的(拜年)礼物、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日“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
-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即腊月二十四,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
-
贴春联 年画
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部分地区可能更早)家家户户纷纷帖上春联、年画。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有诗云“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
-
守岁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赠送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
拜年
“正月之朔,是谓正旦”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叫“年”的怪物,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出来,挨家挨户地残食人群。人们只得把肉食放在门口,然后关上大门,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上,人们开门见了面,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兽吃掉。
-
2019年额尔古纳春运正式启动
-
阿荣旗“笔墨送书香·新年送万福”活动
-
莫旗冬捕活动展“渔猎契丹”风采
-
内蒙林业总医院举办 “我的中国梦 迎新春 送春联”活动
-
2019年牙克石市迎新春慰问演出
-
“福彩公益行 春节送温暖” 慰问活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